北京旅游攻略

北京大鐘寺簡介及北京大鐘寺旅游攻略

北京大鐘寺簡介、北京大鐘寺旅游攻略

北京大鐘寺
美麗、好玩的北京大鐘寺

1、北京大鐘寺旅游攻略及景點簡介:

原名覺生寺,建于清雍正十一年(1733年),因寺內珍藏一口明代永樂年間鑄造的大鐘而得名。

大鐘寺曾是清朝皇帝祈雨的地方,寺院坐北朝南,由南往北依次為山門、鐘鼓樓、天王殿、大雄寶殿、后殿、藏經樓、大鐘樓和東西翼樓,另外還有六座配廡分布在兩側。大鐘樓是寺內獨具特色的核心建筑,它矗立在一座巨大的青石砌成的臺基上,整個鐘樓上圓下方,象征“天圓地方”,青石臺基上砌有八角形“散音”池,在它的作用下,輕擊大鐘時,方圓百余里均可聽到純厚、古雅的鐘聲,余音可持續3分鐘之久。

大鐘樓內高懸的永樂大鐘,是永樂年間,明成祖遷都北京后下令鑄造的,距今已有560年的歷史。在大鐘樓東面的庭院里,按歷史年代陳列著40余口形狀各異的古鐘。宋、元時代的鐘呈桶形,如珍藏在藏經樓里的大鐘,是宋熙寧年間鑄造,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,是大鐘寺最古老的鐘。明初開始鐘口逐漸外張,呈喇叭形,反映出在我國古鐘發展史上,人們對聲學、力學原理的認識過程。 寺內有古鐘博物館,是目前全國唯一的以收藏、展覽、研究、開發利用古鐘和古鐘資料、傳播古鐘文化知識為宗旨的專題性博物館。館內珍藏各型各類古鐘數百件,搜集古鐘資料數千份,常年舉辦各種古鐘展覽,開展各項有關古鐘文化的咨詢、研究與交流活動。 現在每逢新年、春節或重大慶典時刻、館內的永樂大鐘都要鳴響。永樂大鐘
號稱“鐘王”,是世界鐘林中的佼佼者,也是祖國燦爛文化的瑰寶。大鐘通高6.75米,直徑3.3米,鐘唇厚18.5厘米,重46.5噸。鐘內外共鑄漢文經咒16種,梵文咒語100多種,共23萬多字。字體工整,古樸遒勁,均勻地分布在鐘體各處,相傳是出自明初書法家沈度之手。大鐘具有明顯的音樂效果,鐘聲可傳四五十公里,余音可延3分鐘之久。懸掛大鐘的架子,是用粗大的木梁制成,它的8根主柱頂部內斜,以增加穩定性。主柱上的3根橫梁,巧妙地將力過渡到主柱上,分散了壓力。由于結構合理,歷經200年而不傾斜。

相關信息:北京大鐘寺天氣北京大鐘寺簡介(http://www.99dyw.cn/beijingdazhongsijianjie/)

2、北京大鐘寺門票信息:

10元,每周三前200名游客免門票。

3、大鐘寺交通概況簡介:

123、361、367、422、425、626、730、特8路等車可達。

河南天氣網提供全國國內城市天氣預報, 旅游景點河南天氣預報,國際城市天氣預報以及河南一周天氣預報查詢

溫馨提示:數據來源中國氣象局,僅供參考

Copyright ? 2009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. xml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