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東旅游攻略

互助縣白馬寺簡介及互助縣白馬寺旅游攻略

互助縣白馬寺簡介、互助縣白馬寺旅游攻略

互助縣白馬寺
美麗、好玩的互助縣白馬寺

1、互助縣白馬寺旅游攻略及景點簡介:

省級文物保護單位,位于互助土族自治縣紅崖子溝鄉白馬寺村,寺院建在紅崖子溝溝口東側的半崖上,隔湟水河與平安鎮相望,平大公路入境而過。距西寧市25公里,距互助縣威遠鎮50公里。是互助縣旅游景區中著名的宋代文物旅游景點。白馬寺始建于公元十世紀末(藏傳佛教后弘期),又名金剛崖寺,因山崖有一尊金剛佛像的石雕像而得名,藏語稱“瑪藏觀”,1959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
白馬寺總面積4516平方米,全寺由居于半山崖的經堂、僧舍、石窟、金剛佛像、和大佛塔組成。“白馬寺”的來歷傳說較多,明萬歷十二年(1584),第三世達賴去佑寧寺等地途經此地,傳說坐騎死去,遂塑白馬于寺,故名“白馬寺”者為一種;該寺為安多地區首建的佛寺,類似河南的白馬寺,故名者為一種。該寺佛在山崖下的金剛雕像,背依險峰、面向湟水、目視前方、左手托缽、右手前伸,似推湟水,故稱“金剛窟寺”。白馬寺又稱“覺化寺”,取之于西藏佛教后弘鼻祖喇勤·貢巴饒賽于此地“自覺”“化眾”,開啟后弘法道,直到圓寂。由于白馬寺歷史悠久,素享盛名。后經清代、民國、文革三次被毀。1980年8月17日該重新得互開放,陸續修建了經堂、僧舍,吸引著很多各地的香客和游客。主要景觀有大經堂、金剛亭、金剛崖、金剛佛像、湟水河風光等等。

大經堂:三層磚木結構房屋,一層有白馬奔馳壁畫,二層有觀音菩薩塑像,三層有喇勤·貢巴饒賽塑像。

金剛亭:位于大經堂左下方,為批檐歇山項。

金剛石雕像:5歲身量,為坐狀,通高3.7米,佛座寬2.35米,雕像古樸渾厚、輪廓粗獷、左手托缽、右手做推移狀。

相關信息:互助縣白馬寺天氣互助縣白馬寺簡介(http://www.99dyw.cn/huzhuxianbaimasijianjie/)

2、互助縣白馬寺門票信息:

暫無信息

河南天氣網提供全國國內城市天氣預報, 旅游景點河南天氣預報,國際城市天氣預報以及河南一周天氣預報查詢

溫馨提示:數據來源中國氣象局,僅供參考

Copyright ? 2009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. xml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