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業大石圍天坑群景區簡介、樂業大石圍天坑群景區旅游攻略
美麗、好玩的樂業大石圍天坑群景區
1、樂業大石圍天坑群景區旅游攻略及景點簡介:
大石圍位于樂業縣同樂鎮刷把村的北邊,屬紅水河南端的干熱河谷地帶,經國土資源部巖溶地質專家和巖溶洞穴專家實地考察論證,大石圍的地下原始森林面積為世界第一,深度約為613米,居世界同類大型巖容漏斗第二,長約為600米,寬約為420米,其容積的0.8億立方米,也處于世界第二位,有世界“巖溶圣地”之美稱。
此處集獨特奇絕的溶洞、原始森林、珍稀動植物于一體的垂直豎井,形成天然的洞底有洞,洞中有河的景觀。地下暗河河流湍急,且冷熱相交匯,洞中石筍挺拔叢生,石柱峭然擎天,石簾晶瑩透亮,石瀑到處都有,造型組合不凡。
大石圍是整個天坑群中最具震撼力的景點,景觀可分為不同的幾大觀賞內容:
洞外觀光。站在高高的觀光臺上,眺望堪稱世界巖容之首的喀斯特漏斗,其氣勢宏偉,場面壯觀;站在大石圍西峰,眺望山巒起伏群峰連綿的遠景,可感受大自然之神奇。
坑底森林觀光。步入獨特、神秘的地下原始森林奇景之中,珍稀的花草,罕見的鳥獸,翠綠的樹木,給人一種獨特的感受。
觀賞探險地下河。大石圍底部深處有縱橫交錯的地下河流,有姿態萬千,神態各異的洞穴鐘乳石,也有魚、蟹等豐富的地下水族,是世間難得一見的洞中美景。
巖溶洞穴觀光。溶洞群中那些千姿百態,絢麗多彩,玲瓏剔透的各種類型的洞穴次生化學沉積物,件件都是巧奪天工的精美藝術品,每個洞都有不同的景觀。
天坑的形成:
天坑,地理地貌上命名為“喀斯特漏斗”,當地人稱為“石圍群”。關于天坑的形成,眾說紛紜,最多的說法是天上隕石砸下而成。
隨著對大石圍天坑的科考,這一層神秘的面紗終于被揭掉,科學地講,天坑的形成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。
第一、樂業地區是大面積的碳酸鹽巖,符合“巖體必須是可溶的”這一天坑形成的基本條件;第二、樂業附近的地質構造是很少見的“S”形旋扭構造,而樂業天坑群正處在“S”形旋扭構造的中部,這種特殊的構造,使巖層產生了深度很大的張性裂隙;第三、樂業充沛的降雨,是形成天坑的最活躍因素,雨水沿裂隙溶蝕巖體,形成地下水系統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地下河,由于地下水長時間對巖層的不斷侵蝕、搬運,逐淅形成巨大的地下空洞,地殼運動時,整個巖層垂直塌陷;第四、樂業地處云貴高原東南麓,受印度洋板塊和歐亞板塊互相擠壓抬升的造山運動的影響,地表不斷往上升,而地下河系統不斷向下侵蝕,才會使天坑越來越深。
提醒:到大石圍的最佳時間是夏季,樂業很涼爽,夏天去不會很熱。冬天探險地下河、進巖洞可能會感覺很冷。
相關信息:樂業大石圍天坑群景區天氣、樂業大石圍天坑群景區簡介(http://www.99dyw.cn/leyedashiweitiankangqunjingqujianjie/)
2、樂業大石圍天坑群景區門票信息:
90元/人
3、百色大石圍天坑群景區交通概況簡介:
在樂業縣旅游局有專車接送到天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