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春旅游攻略

宜豐縣天寶古村簡介及宜豐縣天寶古村旅游攻略

當前位置:河南天氣生活圈 > 江西旅游景點天氣 > 宜春旅游天氣 > 宜豐縣天寶古村天氣 > 宜豐縣天寶古村旅游攻略

宜豐縣天寶古村簡介、宜豐縣天寶古村旅游攻略

宜豐縣天寶古村
美麗、好玩的宜豐縣天寶古村

1、宜豐縣天寶古村旅游攻略及景點簡介:

天寶古村位于宜豐縣境北,距縣城23公里,為天寶鄉辛會村、辛聯村所在地,合稱天寶古村,面積2平方公里,有住戶2067戶,人口5803人,大廣高速(武吉段)、昌銅高速在天寶設有互通出口處,交通極為便利。

天寶古村自三國東吳(公元220)至唐代在此四設縣治達250年之久,故稱“古宜豐治”。天寶古村地理位置優越,自然的船形地貌,獨特的自然環境,東南有2500余米的東水西流彎山繞城的護城河,西有藤江河,北面有1490余米長氣勢恢宏的古城墻遺址。古村原有三街六市,六座城門,十三第宅,48條巷,48口井,四周設內外八景。先后被授予“中國歷史文化名村”、“國家級生態鄉鎮”、“中國民族優秀建筑文化魅力名村”、“中國獨具特色名村”等稱號,2010年入選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小城鎮展區展覽。

(天寶古村全景)

古村內歷史的遺存建筑,最早建造年代可追朔到明代,現完好程度90%,建筑規模達9.45萬平方米。現有民居230余幢,明清古建筑170幢,重點保護的有22幢。其余為解放初期仿古民居,始建屋場至今815年,為贛西現代最早、規模最大、較為完整的古村落。房屋坐北向南,分排林立,規劃完整合理。建筑類別有宗祠、亭閣、畫錦堂、觀音堂、官廳、民居、石牌坊、寶塔、庵觀寺廟等十大類。建筑風格外觀為風火山墻翻天井式,內為木結構,分穿斗式、抬梁式,也有穿斗與抬梁相結合風格式建筑。屋頂有硬山頂和歇山頂。建筑風格獨特、典致高雅,有木雕、石刻石雕、磚雕,各式花閣門、花窗、門樓、石墩、石礎雕刻藝術高超。此外,還有一幢創建于1919年的西式洋樓——培根職業學校,該校由墨莊劉氏中最早接受“五四”新思想的劉化成所創辦,為全省第一所現代職業學校,專門培養農業人才。

天寶古村是歷史名人、科舉人士輩出之地。元朝北京元大都總設計師劉秉忠,明朝大臣劉伯溫的故里均在天寶,岳飛、林則徐等歷史名人均對天寶古村獨有情鐘,并留下了珍貴的墨寶。古村歷史上的科舉人士眾多,其中進士10名,舉人、解元等76名,武舉11名,諸貳139名,恩賜頂戴178人,國學417人,文庠372人,武庠93人,至今還留存皇家賜匾25塊,可謂人才濟濟于一堂。

天寶古村在土地革命時期系湘鄂贛根據地區域,至今留存有不少當年紅軍標語,這些都是江西作為中國革命紅色搖籃的見證。

重點古民宅建筑介紹:

(圖為昭公祠內景)

昭公祠:建于明萬歷12年(1585年),是由進士劉體道倡導三房合建的六世祖“昭公”享堂。現今四房子孫重修,故又稱“四季翁祠”。該祠系磚木結構,面寬28.3米,進深43米,高9米。青磚封焰高墻,門外兩側立石獅一對,門廳高大,門前開八字形擺首,立四花崗巖石柱,大門額橫匾書“昭公祠”三進式,前廳后寢只有兩廂房,中廳為官廳供數塊皇帝賜匾。三天井均為開光見天式,后井仿宮廷三進五級臺階式石欄建筑。寢堂最為壯觀,重檐式樓閣,上有回字廓,中廳與寢堂各有造形精美的藻井。兩側有壁畫數幅及忠、孝、廉、潔書體,技藝高超。整個祠堂集采光、戲曲表演、觀賞于一身,亦是江南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作。

(圖為宜豐培根職業學校)

培根職業學校:創建于1919年,是全省最早也是唯一的職業學校。學校始創人是劉化成,他和同族進步知識分子接受了“五四”運動的新思想,發起創辦培養農業專門人才的學校——培根職業學校,該校是一幢西洋式建筑,面積達200平方米,學校的辦學宗旨是為社會培養農業專門人才。校門口書有 “培養自食關吾分,根荒由來自爾成” 對聯,概述了辦學的宗旨。學校創辦時,聘請當地留日學者劉天衡(劉師舜之父,號竺清)擔任校長,劉己達為校務主任,有教員10余名,生源來自本縣、銅鼓、萬載、南昌以及湖南瀏陽等地,學生畢業后,分赴各地農村從事農業勞動,社會反映很好。

(圖為益新公祠)

益新公祠:清初建筑,是留美博士劉師舜及首任贛州專員劉己達上祖所建房屋。系磚木結構,面寬25米,進深34.4米,占地面積860平方米。磚墻為外圍內堅6扇大架,中有大廳,旁有橫廳,大廳和橫廳間以雕花中門相隔。一列6室3廳一通廊的寬宏規模,門廳高大,進深3列,天井6個,屋內裝飾精美,古樸莊重。

人物介紹:

劉基:字伯溫,公元1311-1375元,祖籍江西宜豐天寶,元朝元統元年(公元1333年)進士。曾任江西高安縣丞、江蘇儒學副提舉,不久棄官隱居。至正二十年(公元1360元)朱元璋征浙江,以上賓待之,聘至金除,陣時務十八策及滅元方略,元璋從其計,遂得天下。歷任太史令,御史中丞,洪武三年(公元1370年),封誠意伯。四年(公元1371年)致仕,八年四月卒,年65歲,正德八年9公元1513年)追贈太師,謚“文成”。劉基知識淵博,精兵法韜略,天文地理,善書能文。著有《郁離子》、《春秋明經》、《覆甌集》、《寫情集》、《犁眉公集》、《劉文成全集》、《燒餅歌》等。

劉秉忠:字仲晦(公元1216-1274),祖籍是江西宜豐天寶,其祖父劉元尚徙居高安,父親劉潤之,隨父到邢洲(今河北邢臺)。劉秉忠早年隱居武安山(今河北邢臺市西南太行山之一),從僧學道,法名子聰,后因其師海云禪師被召入京從政,乃馬真皇后元年(1242年)入忽必烈王府,出謀劃策,深受倚重。元憲宗三年(1253年),從忽必烈征大理。元世祖中統元年(1260年)為忽必烈制定制度。至元元年(1264年)奉旨還俗,任參領中書省事,同知樞密院事,三年主持設計大都(今北京)。六年立朝儀、八年奏建國號為大元。著有《藏青集》。

劉師舜:字琴五, 1900年生。出身于書香門弟、仕宦之家,自幼聰穎過人,12歲考入北京留美預科班(清華大學前身),二十歲赴美留學,在5年的學習期間,先后獲翰霍金大學士、哈佛大學碩士、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。1925年回國,任清華大學教授,國民黨政府外交部司長,政務次長,駐加拿大、墨西哥大使,駐聯合國“代表”等職。

劉己達:字海澄,會市下房人。清光緒二十七年(公元1901年)一月三日出生。高祖劉如玉,堂叔劉師舜。1929年在山東青島稅務局任秘書,后被選為國民黨省黨部候補委員。1936年擔任簡陽縣長,1938年任贛州行署專員。1941年,任國民黨江西民國日報社社長,并兼任省臨時參議會秘書長,1944省黨部改造,被選為執行委員,兼宜春青年中學名譽校長。1946年,改任地政局長,直到南昌解放,宜豐解放后,前往南昌作了移交,除檔案外,還把當時國內僅有的一套測量儀器,保存下來,交給了人民政府,并會見了省長邵式平。

古村小吃有芋頭包子、燒賣、雞蛋糕和土扎粉、柚子片等。傳統工藝有剪紙、雕花、天寶羅酒(已列入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)。

相關信息:宜豐縣天寶古村天氣宜豐縣天寶古村簡介(http://www.99dyw.cn/yifengxiantianbaogucunjianjie/)

2、宜豐縣天寶古村門票信息:

暫時不收門票。全天候開放。

宜豐縣天寶古村周邊旅游攻略信息宜春旅游天氣

河南天氣網提供全國國內城市天氣預報, 旅游景點河南天氣預報,國際城市天氣預報以及河南一周天氣預報查詢

溫馨提示:數據來源中國氣象局,僅供參考

Copyright ? 2009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. xml地圖